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抗日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近日,位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市的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正式挂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旨在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刘国用,原名刘国梁,1896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客家地区杰出的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日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国用故居位于赣州市兴国县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里,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故居始建于清朝,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具有浓郁的客家建筑风格。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故居虽然略显破旧,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挂牌仪式在刘国用故居前举行,赣州市有关领导、抗日老战士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媒体记者等出席了仪式。在庄严的气氛中,领导为刘国用故居揭牌,标志着这座故居正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国用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历史、学习英雄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客家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据悉,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将对故居进行修缮和保护,使其恢复原貌,更好地展示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的生平事迹。其次,将设立陈列馆,展示刘国用生平照片、革命文物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英雄的一生。此外,基地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邀请抗日老战士、专家学者等来基地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还能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刘国用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为我国客家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征集海外文物史料,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开幕,百项传统技艺精彩纷呈
- • 梅州光伏扶贫产业园二期引资规模翻番,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梅州籍科学家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彰显科技创新力量
- • 梅州经开区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升级
- • 梅州南药产业园成功通过GAP认证,中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新时代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千年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油茶产业迈向新高峰:精深加工项目投产,打造百亿特色农业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吸引千名选手共赴盛会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榜单,探寻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
- • 泗水镇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扩产,年供应中药材原料500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成功上线,全域监测助力水资源管理升级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千年的美味佳肴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美食地图APP上线,智能导航带你寻味客家风味
- • 梅州设立全国首个客家方言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响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建成全国首家客家文化主题图书馆,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探秘梅县区灵光寺:千年古刹与生死树的神秘传说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企业入驻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县域高中托管帮扶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迎来新纪元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之路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节活动盛大开幕,致敬辛勤园丁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加速融入大湾区,半年承接32个制造业项目,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再获国际认可
- • 梅县区南口镇举行“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梅县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功签约外资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梅州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农产品直供基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