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其中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推出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模式通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以积分换取生活用品,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圳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将“积分制”引入村民自治,旨在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积分制”的具体做法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风尚倡导等各项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积分的获取和兑换,不仅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惠,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实施“积分制”的过程中,三圳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积分标准。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标准,涵盖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卫生、文明风尚、邻里互助等,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积分制”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三是强化积分管理。设立专门的积分管理小组,负责积分的登记、审核和兑换等工作,确保积分制度的规范运行。
四是注重积分应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积分制”的推广,三圳镇的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圳镇的“积分制”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基层治理创新。许多乡镇纷纷前来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各自的“积分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我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蕉岭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绿色健康生活新篇章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梅州全力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引领绿色生态产业链建设新篇章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便捷出行新选择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磐安围:客家围龙屋里的家风文化传承
- • 梅州丰顺县“千企帮千村”计划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梅江区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州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秘百年前饮食文化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石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全力强化镇级教育责任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文化瑰宝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达到75%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圆梦校园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揭秘百年华侨史》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氢能+储能示范项目落户,总投资15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突破75%新里程碑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谱写新篇章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粤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千年古韵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脉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人数同比增长45%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休闲养生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