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其中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推出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模式通过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以积分换取生活用品,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圳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将“积分制”引入村民自治,旨在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积分制”的具体做法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风尚倡导等各项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积分的获取和兑换,不仅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惠,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实施“积分制”的过程中,三圳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积分标准。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标准,涵盖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卫生、文明风尚、邻里互助等,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让村民充分了解“积分制”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三是强化积分管理。设立专门的积分管理小组,负责积分的登记、审核和兑换等工作,确保积分制度的规范运行。
四是注重积分应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村民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积分制”的推广,三圳镇的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圳镇的“积分制”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基层治理创新。许多乡镇纷纷前来学习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各自的“积分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我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铸就未来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梅县区雁洋镇举办“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传承红色文化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丰顺县北斗镇“拾全拾美”传统农具文化展盛大开幕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入驻企业达百家,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五华石雕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硕果累累,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文化瑰宝——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情歌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困难家庭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蕉岭县创新扶贫互助金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梅州金柚宴创新菜式惊艳亮相粤港澳美食博览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