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民间传统习俗的集中体现。在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端午节期间举办的药市活动,更是将这一传统习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百草飘香,药香四溢,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让这一千年的医俗得以传承。
仁居镇位于平远县东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草药的传统。端午时节,正值草药生长旺盛之际,仁居镇的药市便应运而生。今年的端午药市,于6月3日正式开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药农、药商以及众多游客。
药市上,各式各样的草药琳琅满目。从常见的金银花、菊花、枸杞到珍贵的冬虫夏草、人参、鹿茸,应有尽有。药农们将一株株精心挑选的草药摊开在摊位上,等待着顾客的挑选。药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草药世界。
在药市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传承千年的医俗。草药摊位旁,一些老药农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途。他们讲述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医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草药叫做‘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药农指着摊位上的一株草药,向游客详细讲解。
在药市中,游客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一些游客在药农的指导下,亲自采摘草药,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这里的草药品种真多,而且价格也很实惠。这次来药市,不仅买到了需要的草药,还学到了很多中医药知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
据了解,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朝时期,仁居镇就有人开始种植草药,并逐渐形成了药市。经过千年的传承,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在药市中,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端午节期间,平远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这一传统习俗的传承,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梅州籍运动员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千年酿酒文化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建成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新发现明代客家移民文献,为族谱研究注入新活力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增长60%
- • 热血传奇:职业攻略解析,助你成为玛法大陆的强者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促进灵活就业
- • 梅州乡村振兴再迈新步: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枫朗镇黑米种植项目成功,富硒农田亩产值突破万元大关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市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圆满落幕,激发创新潜能,培育未来人才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重点聚焦新兴产业引领区域经济腾飞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启用,为老年生活增添温馨色彩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多措并举,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五华县积极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全面启动,覆盖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焕发新活力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客家传统黄酒炖鸡:孕妇营养食谱中的滋补佳品
- • 大东镇竹制品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正式实施
- • 梅州名人档案库惊现丘逢甲台湾军事布防图手稿:历史瑰宝重见天日
- • 梅州创新举措,农户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出售生态效益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蕉岭县倾力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之旅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