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梅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近日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呵护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
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启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据了解,梅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将涵盖全市所有中小学,课程内容将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压力应对等多个方面。课程将以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梅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顺利开展。同时,梅州市还将组织专业心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课程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梅州市某中学心理教师李老师表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的启动,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心理咨询室和课外活动,覆盖面有限。如今,通过课程全覆盖,可以让更多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此外,梅州市还将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的实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梅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梅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共庆佳节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积极引入新能源企业,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探寻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彰显体育精神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县区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农村人才振兴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开服3小时爆满千人公会!传奇世界手游复古中变服今日公测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物流成本降低20%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梅州客家美食地图APP上线,智能导航带你寻味客家风味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助力培养体育新生代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创新扶贫公益岗,安置困难群众56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