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的“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花瓷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茶阳镇作为大埔县的著名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青花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茶阳镇自古便是青花瓷的生产和销售中心,被誉为“青花瓷之乡”。
“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占地约1000平方米,分为展示区、体验区和制作区。展示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青花瓷的历史、工艺流程和代表作品;体验区则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让游客亲手体验制作青花瓷的过程;制作区则配备了专业的制作工具和材料,供游客自由发挥创意。
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表示:“‘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的启动,是茶阳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该项目为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中来。”
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在制作区,游客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瓷器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青花瓷图案。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小姐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青花瓷,感觉非常有趣。这样的体验项目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真是太棒了!”
“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还邀请了当地的老艺人担任指导老师,为游客们传授青花瓷制作技艺。老艺人陈师傅说:“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热爱青花瓷,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为了进一步推广青花瓷文化,茶阳镇还将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如“青花瓷文化节”、“青花瓷技艺大赛”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中来。
“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大埔县茶阳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茶阳镇将成为我国青花瓷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让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脱贫攻坚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传承,探寻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奥秘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全面推进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面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200所中小学传承文化瑰宝
- • 丰顺留隍镇古民居修缮完成,潮客文化博览馆盛大开放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新材料领域突破发展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火爆湾区,订单量翻三倍,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 • 丰顺县温泉旅游季盛大启动,粤东康养度假目的地再添新彩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助力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 回馈故乡建设专科图书馆 助力医学生成长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 • 梅州学前教育再升级:推进普及普惠,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梅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成功解救放生300余只野生动物
- • 梅县区雁洋镇举办“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传承红色文化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引领中秋美食新潮流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助力现代农业研发迈向新高度
- • 平远县全面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质资源圃,品种保存超600个
- • 蕉岭县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推动信息透明化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的文化瑰宝”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生活指数再创新高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发展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新风尚
- • 《客家阿妈私房菜谱数字化,扫码即可学百道传统美味》
- • 梅州成立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院士领衔献策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助力10万老年人安享晚年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发展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保专项资金,传承历史文脉再添助力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