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近日,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这是对松源镇王氏家族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家风的充分肯定。王氏家风家训馆的设立,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传统家风的平台,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位于松源镇中心地带,占地约2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王氏家族历代先贤的画像、家谱、家训、家规等珍贵资料,以及反映王氏家族历史变迁的实物和图片。馆内分为“家风源流”、“家训传承”、“家风故事”和“家风实践”四个展区,全面展示了王氏家族的家风家训。
王氏家风家训馆的设立,源于松源镇王氏家族对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弘扬。王氏家族自明朝迁至松源镇以来,历经数百年风雨,形成了独特的家风家训。这些家风家训包括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成为了王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王氏家风家训馆”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让人们在了解王氏家族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进一步弘扬家风家训,王氏家风家训馆还定期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和亲子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家风家训的传承中来。
此次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是对王氏家风家训馆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松源镇王氏家族优良家风的认可。松源镇王氏家族表示,将珍惜这一荣誉,继续加强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弘扬,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力量。
据了解,王氏家风家训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化家风家训的内涵,丰富展示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家风家训的挖掘与研究,深入挖掘王氏家族家风家训的内涵,为后人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二是拓展家风家训的传承渠道,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家风家训;三是加强与其他家风家训馆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发展。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标志着该馆在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王氏家族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王氏家风家训馆必将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精神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丰顺县成立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再添新翼:三家上市公司携手入驻,共筑医疗产业新格局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美味篇章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展示独特民族风情的盛宴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产教融合基地引资建设提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平远中行镇发现珍稀植物桫椤群,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助力生态保护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传承与创新共谱传统技艺新篇章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打造绿色休闲新去处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 • 梅州职业教育城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串联30个特色村落,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实施“扶贫品牌出海”计划,开拓东南亚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周边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州铜箔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称号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在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 客家娘酒飘香世界,梅州传统酿造业迈向工业化新篇章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