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这里有着悠久的龙舟文化传统。近日,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得以延续,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华水寨镇,自古以来就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龙舟工匠传人,他名叫陈伯,今年已经60岁。陈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龙船建造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工匠。
近日,陈伯在自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正式收下了两名学徒。这两名学徒分别是陈伯的儿子陈小明和邻居的儿子李强。陈伯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收徒,将百年龙船建造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源于清朝末年。当时,他的祖父就是一名技艺高超的龙舟工匠。陈伯从小跟随祖父学习,掌握了龙船建造的各个环节。在他的努力下,陈伯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了当地的一代宗师。
陈伯的龙船建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环节。在选材方面,陈伯始终坚持选用上等的木材,如柚木、樟木等,以保证龙船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在设计方面,陈伯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龙船。在雕刻方面,陈伯的技艺更是精湛,他雕刻的龙船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在组装方面,陈伯则凭借多年的经验,将龙船各个部件组装得严丝合缝。
陈伯表示,他收徒的初衷,是想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在收徒仪式上,陈伯向两位学徒传授了基本的龙船建造技艺,并告诫他们要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龙舟工匠。
陈小明表示,他从小就对父亲的手艺非常感兴趣,这次能够成为父亲的徒弟,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李强也表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会虚心向陈伯请教,努力学习龙船建造技艺。
在陈伯的带领下,两位学徒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之旅。他们每天都会来到陈伯的工作室,跟随陈伯学习选材、设计、雕刻、组装等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龙船建造的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华水寨镇的龙舟工匠传人收徒,不仅是对百年龙船建造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民间艺术的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期待陈伯和他的徒弟们能够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龙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助力山区油橄榄产业蓬勃发展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与珠三角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再获国际认可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确保农村校车全覆盖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文化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创新举措,农户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助力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共享文化盛宴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龙岗镇生态漂流项目盛夏迎客,暑期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再攀高峰突破万吨大关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中品味荔枝采摘的田园乐趣
- • 梅州智慧口岸焕新颜,外贸企业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提升40%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喜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