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盛宴在兴宁市隆重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弘扬民间艺术,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参赛者们各展所长,有的以幽默风趣的唱词、生动形象的表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有的则以高亢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了竹板歌的独特魅力。
在比赛中,参赛者们不仅展示了竹板歌的传统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其中,一位来自四川的民间艺人以一曲《川江号子》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巧妙地将川江号子的豪迈与竹板歌的细腻相结合,使得整首歌曲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美,让人陶醉其中。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评委由业内知名专家和民间艺术爱好者组成。他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者的表演进行了认真评审。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先生表示,举办“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为广大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技艺的平台,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兴宁市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兴宁市将继续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梅州成立全球首个客家菜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客家菜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生产效率翻倍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设立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音乐巨匠张雁虹作品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五华华城镇宋代窑址发现,遗址公园建设指日可待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蕉岭县蓝坊镇“非遗美食厨王争霸赛”圆满落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引领中秋美食新潮流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政府迅速行动建立生态保护区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引进京东冷链等知名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再添生态奇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被发现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平远县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慢享时光,品味茶田中的诗意生活
- • 丰顺龙归寨瀑布:粤东第一瀑的夏日避暑攻略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 热血传奇:职业攻略解析,助你成为玛法大陆的强者
- • "中国植物病理学之父"戴芳澜科研仪器回乡展出,缅怀先贤智慧之光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