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近日,平远县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全面启动了“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方针政策,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县各学校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平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评选活动将严格按照《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标准》进行,全面考察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成果。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指导:学校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
二、家校合作:学校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形成教育合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评选过程中,平远县教育局将组织专家评审团,对申报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评审团将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对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申报阶段、评审阶段和公示阶段。申报阶段,各学校根据评选标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准备申报材料;评审阶段,专家评审团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实地考察学校;公示阶段,对评选出的“家校共育”示范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平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是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评选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此次评选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评选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将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的开展,标志着该县家校共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平远县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成功上线,远程问诊实现全覆盖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梅州侨贤慷慨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现代化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大埔县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智慧安防系统改造工程,提升居民安全感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美食新篇章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俯瞰梅城全景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正式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梅州全面推进“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海外客属社团组团返乡品尝地道酿豆腐,共叙乡情
- • 五华县“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社会扶贫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长潭镇千年桫椤谷生态文化节盛大开幕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州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50所智慧校园试点,引领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扶贫茶园”助力整村脱贫摘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州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