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文化瑰宝——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情歌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篇章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夏日:梅州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远销东南亚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中秋佳节别样风情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彰显体育精神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文化
- • 五华县“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社会扶贫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食品安全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授信总额突破20亿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梅州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传承千年客家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据全国七成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江区客家花灯艺术节盛大启幕,百组创意灯饰点亮老街巷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平远石正镇“南台舞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悬崖绝技惊艳世人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举行祭祖大典,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