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共襄盛举。
“十月朝”糍粑节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时兴宁市一带瘟疫肆虐,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便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糍粑节。
糍粑,作为糍粑节的标志性食品,是用糯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再经过蒸煮、捣打等工序制成。糍粑不仅口感软糯,而且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糍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互相赠送,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径南镇的糍粑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节日当天,镇上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庙宇前,向神灵祈福。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糍粑节的早晨,径南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糯米香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蒸煮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将糯米粉揉成团,放入蒸笼中蒸熟,再取出捣打,直至糍粑变得软糯可口。制作糍粑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当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
糍粑节当天,镇上的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售卖着各种特色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糖水糍粑和糯米糍粑。糖水糍粑是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糖水中浸泡,口感香甜可口;糯米糍粑则是将糍粑切成片,裹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尝美食,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在径南镇,游客可以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制作糍粑的乐趣。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为径南镇带来了欢乐,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祈求平安、幸福,传递着美好的祝愿。如今,糍粑节已经成为兴宁市乃至广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而我们也期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糍粑的香气能够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祝福。
- • 梅州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千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梅州经济发展新篇章:50个新闻标题见证辉煌成就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开启智慧商贸新篇章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共筑发展新篇章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客家娘酒飘香世界,梅州传统酿造业迈向工业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惊艳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长育儿之路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画卷再现》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平远县建成粤东北最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州蕉岭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康养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与珠三角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梅州再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树成网红打卡点,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家族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热血传奇技能攻略:从基础机制到深度应用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州全面启动校园食品安全“明厨亮灶”行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梅州成功举办客商大会,签约金额高达368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