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稻虾共作基地,成为了农旅融合的新典范。这个基地不仅推动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位于该县三圳镇,占地面积约1000亩。基地以稻虾共作为核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化、高效化。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见证稻虾共作的奇妙过程,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游客可以了解到稻虾共作的技术要点,如稻田的耕作、虾苗的投放、水稻的收割等。此外,基地还设有科普教育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稻虾共作的知识。
走进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稻田里的小虾在水中自由游弋。游客们可以穿上雨靴,走进稻田,亲手捕捉虾苗,感受农耕的乐趣。此外,基地还提供了丰富的农事体验项目,如插秧、割稻、打谷等,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端午节期间,基地会举办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此外,基地还定期举办农耕文化节,邀请当地农民展示传统农耕技艺,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了解农耕文化的传承。
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加,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也不断完善自身设施。基地内设有餐饮区、休闲区、亲子游乐区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基地还与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企业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自成立以来,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万人次。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基地在农旅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基地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推动了我国农旅融合的发展。
总之,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作为农旅融合的新典范,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旅融合项目将涌现,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客家糯米糍空降直播间,五分钟售罄三万盒,传统美食新零售模式再掀热潮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蕉岭县蓝坊镇米酒作坊:探寻古法酿酒技艺,感受客家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 蕉岭广福镇“打船灯”习俗焕新颜,非遗歌舞焕发新生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农村危桥改造三年行动圆满完成,78个偏远村受益匪浅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基地投产,年消化原料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文化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兴宁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教育融媒体中心,开启教育传播新篇章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50余个特色兴趣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成立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院士领衔献策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客家传统萝卜丸华丽变身,空气炸锅制作网红美食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大东镇竹制品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村村有足球场,体育振兴成乡村发展新引擎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举行祭祖大典,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成功吸引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助力规模效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