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在我国的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里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节日——禾苗节。这一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今年的禾苗节,更是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农耕文化。
六月六,又称“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石马镇,这一天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禾苗节。相传,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村民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便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清晨,石马镇上空弥漫着淡淡的炊烟,村民们早早地来到镇上的广场,准备迎接这一盛大的节日。广场中央,一座巨大的禾苗神像被抬了出来,村民们围绕着神像,纷纷献上鲜花、水果和香烛,表达对丰收的期盼。
随着祭祀仪式的结束,禾苗节的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广场四周,农耕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欢快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农耕时代。村民们身着传统的农耕服饰,手持农具,载歌载舞,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活动现场,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农耕歌舞。表演者们用歌声和舞蹈,生动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在庆祝活动中,村民们还举行了丰收庆典。村民们将收获的粮食、水果等摆放在广场上,供大家品尝。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共同品尝着美食,欢声笑语不断。
此外,石马镇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农耕文化展览,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农耕历史和民俗文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兴宁石马镇的农耕文化,感受农耕生活的魅力。
六月六禾苗节,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用歌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了农耕文化的精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石马镇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生活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石马镇的六月六禾苗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农耕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传统节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国的农耕文化。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蕉岭县文福镇丘成桐祖居:探寻数学大师故里的文化寻根之旅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内百家企业共筑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米酒作坊:探寻古法酿酒技艺,感受客家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 林风眠: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启幕,传承与创新共绘时代华章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习俗中的独特风情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大埔青溪镇“打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邀您共赴味蕾盛宴
- • 平远县河头镇相思河:泛舟溪涧,寻觅野生红豆树群的自然奇观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积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全面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荣登全国地方戏展演舞台,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农村村村通5G工程竣工,迈入数字新时代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启用,百名专家结对指导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梅州跨境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引资超15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启动“家校共育”计划,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州智慧农机共享中心正式启用,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江区江南街道举办客家方言故事大赛,传承母语文化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与《方程考原》:数学史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