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这个集农耕文化展示、体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让游客在体验田园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占地约100亩,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将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内设有农耕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展示馆、农耕体验区、农耕文化广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农耕文化的平台。
在农耕文化博物馆,游客可以了解到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农耕工具。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类农耕工具,从石斧、石刀到现代农业机械,展现了农耕文化的演变过程。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地还原了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展示馆则是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图文、实物、互动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展示节气的变化、农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如春分播种、夏至收割等,感受到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农耕体验区是园区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园区内设有水稻种植、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等多个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亲手播种、浇水、施肥,体验农耕的艰辛与快乐。此外,园区还设有农家乐、烧烤区等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
在农耕文化广场,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农耕文化表演。广场上设有舞台,定期举办农耕文化演出、民俗活动等,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的开园,不仅为兴宁市径南镇增添了新的旅游亮点,也为传承和弘扬我国农耕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园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园区设施,让更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此次“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的正式开园,标志着我国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园区里,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农耕文化知识,还可以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魅力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为传承和弘扬我国农耕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社会扶贫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梅州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发现,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惊艳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禽蛋保供基地,日供鲜蛋200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梅州创新用地政策,出台新规助力招商引资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经济崛起新篇章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文化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一键呼叫”功能,助力老年人生活无忧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梅江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