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的“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迎来了首批游客。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黄槐镇,作为兴宁市的一个历史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古法榨油技艺便是黄槐镇的一大特色。这项技艺源于宋代,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榨油工艺。如今,随着“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的建成,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走进体验基地,游客们首先被古朴的榨油场景所吸引。在这里,他们可以亲眼目睹古法榨油的整个过程。从选材、晾晒、蒸煮、压榨到过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游客们纷纷表示,这种亲身体验让他们对古法榨油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体验基地内,还设有专门的讲解员,为游客详细讲解古法榨油的历史、工艺和营养价值。讲解员介绍,古法榨油采用纯物理压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因此榨出的油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古法榨油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污染。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古法榨油技艺的魅力,体验基地还设置了互动环节。游客们可以亲手操作榨油机,体验古法榨油的乐趣。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游客们纷纷动手实践,现场气氛热烈。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表示:“这次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古法榨油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敬意。”
除了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还展示了黄槐镇的其他特色文化。如古老的石磨、木制榨油机、石板路等,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黄槐镇。
据了解,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的建成,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同时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基地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旅游、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基地。
此次体验基地迎来首批游客,标志着古法榨油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槐镇的这一传统技艺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再攀新高突破10亿元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蕉岭县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
- • 《热血传奇》2025新服震撼开启:四端互通、千人攻沙、真元宝福利来袭
- • 梅州创新扶贫保险机制,有效防范返贫风险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客家筝乐团绽放维也纳金色大厅,《出水莲》奏响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平远县成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签约30家药企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携手共进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周边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丰顺县潭江镇畲族文化节盛大开幕,展现畲族独特民族风情
- •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5亿元,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的文化瑰宝”
- • 梅州农业科技贡献率突破65%,领跑全省山区市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县区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助力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华侨试验区梅州片区引资超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千年传承,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焕新升级,智慧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 • 梅江区积极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 • 梅州华侨投资热潮涌动,回乡投资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激情的完美融合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秘百年前饮食文化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健康服务升级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评论的珍贵记录》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梅州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助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实践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创新创意汇聚南台卧佛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传承不息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圆满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