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梅县区松源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扛阿娘”婚俗活动在该镇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这场婚俗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婚嫁文化,更是让传统礼仪得以传承和发扬。
“扛阿娘”婚俗,是梅县区松源镇独具特色的传统婚嫁仪式。在古代,女子出嫁时,父母会亲手将女儿送上花轿,寓意着女儿从此离开家门,成为他人之妻。而“扛阿娘”则是在这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元素。
在活动现场,一对新人身着传统的汉服,由两位壮汉抬着花轿缓缓前行。轿子两旁,是身着盛装的亲朋好友,他们手捧鲜花,欢声笑语,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随着花轿的缓缓前进,两旁的村民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扛阿娘”婚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轿夫们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身着红衣,头戴花冠,脸上涂抹着油彩,犹如戏台上的生角。轿夫们一边扛着花轿,一边唱着悠扬的民歌,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一婚俗源于古代的“抬轿”仪式。在过去,女子出嫁时,轿夫们不仅要负责将花轿抬到男方家,还要在途中为新娘唱诵祝福的歌曲,以此祈求婚姻美满、幸福长久。如今,“扛阿娘”婚俗已经成为了松源镇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在婚礼现场,新郎新娘在亲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拜天地、敬父母、夫妻对拜等传统礼仪。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在传承过程中,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例如,新人在婚礼现场表演了舞蹈、歌唱等节目,让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婚俗,当地政府还组织了专门的培训班,教授村民们如何正确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俗。
“扛阿娘”婚俗的再现,不仅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老年人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许多游客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梅县区松源镇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总之,梅县区松源镇的“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婚俗将继续在松源镇绽放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古韵风情再焕新彩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文化盛宴引众人瞩目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榜单,探寻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历史奥秘》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五华岐岭镇“烧塔”民俗引围观,七层火塔照夜空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蕉岭三圳酿粄美食节盛大开幕,30种粄食展现客家智慧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热点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智慧茶园”项目荣获全国农业创新大奖,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警方成功破获特大非法采矿案,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公益岗,安置困难群众56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仿野生灵芝种植效益显著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再创新高,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梅州创新举措,农户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出售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