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南药种质资源库,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各地纷纷加大南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在广东省梅州市,一座全省最大的南药种质资源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是我国南药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梅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南药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梅州市南药种质资源库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该资源库收集了全省各地的南药种质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微生物等,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南药种质资源库。资源库内设有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实验室、种质资源展示厅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南药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梅州市南药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资源库的建成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南药种质资源。我国南药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部分南药种质资源面临灭绝的风险。梅州市南药种质资源库的建成,为这些珍稀南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繁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其次,资源库的建成有助于推动南药研究和开发。梅州市南药种质资源库收集了大量的南药种质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对南药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发掘出更多具有药用价值的南药品种,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此外,资源库的建成还有助于提高梅州市中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梅州市依托丰富的南药资源,已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中医药产业链。南药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助力梅州市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南药种质资源库的作用,梅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资源库的管理,确保资源库的长期稳定运行;二是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南药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三是加强资源库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南药种质资源的认识。
总之,梅州市南药种质资源库的建成,标志着梅州市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南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梅县区启动困难家庭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蕉岭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梅州积极推进“苏区+湾区”联动发展,政策赋能老区振兴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梅州与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签订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筑教育发展新篇章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展现文化魅力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扩至万亩,产业链延伸至大健康领域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梅州创新举措,农户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五华采石场遗址公园开放,千年石文化重焕生机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之旅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生根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客家阿妈厨房故事:一碗姜糖鸡蛋的温情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诠释教育情怀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凝聚力量,推动规模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特色小镇开发:港澳资本注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县区丙村镇仁厚温公祠:探寻客家围屋中的家族文化密码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县区乡村民宿集群助力脱贫攻坚,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共致富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大埔县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